9月13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延慶區召開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現場會,就貫徹落實《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23-2025年)》進行了動員部署。會上發布了《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到2025年北京將力爭培育等級鄉村民宿800余家、市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鎮200余個,優化鄉村旅游精品線路50余條,新建、改擴建游客停車場、旅游服務中心等旅游配套設施200余處,創建“美麗鄉村路”380條1500公里。
《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由市文化和旅游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交通委、市園林綠化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方案》立足新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結合北京鄉村旅游發展實際,系統謀劃了未來三年的鄉村旅游發展工作,提出到2025年,力爭培育等級鄉村民宿800余家、市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鎮200余個,優化鄉村旅游精品線路50余條,新建、改擴建游客停車場、旅游服務中心等旅游配套設施200余處,創建“美麗鄉村路”380條1500公里,努力促進我市鄉村旅游文化內涵更加豐富,產品供給更加多元,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完善,發展環境更加優化,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類型多樣、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抓重點,創亮點,三大工程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方案》提出,市文化和旅游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實施文化內涵提升、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民宿+”等三大工程,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條,培育鄉村旅游發展新動能。
——實施文化內涵提升工程。北京“三條文化帶”承載了“山水相依、剛柔并濟”的人文自然資源和城市發展記憶。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構成了北京城市的深厚底蘊。鄉村旅游文化內涵提升工程,將聚焦“三條文化帶”、首都文化及鄉土文化打造鄉村旅游產品,把文化元素更好融入鄉村旅游開發,發展一批特色古村落、紅色旅游村、非遺重點村及創新文化村,打造具有歷史記憶、文化特色、地域特點的主題村落,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引導創意設計、演出、音樂、美術、手工藝、數字文化企業和人才進入鄉村,用文化豐富鄉村旅游產品,推進鄉村旅游特色化、內涵式發展。
——實施科技創新賦能工程。服務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積極推進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在鄉村旅游領域的應用,鼓勵和支持鄉村旅游市場主體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沉浸式旅游體驗產品和服務項目,打造鄉村旅游科技創新應用新場景,提升鄉村旅游體驗性和智能化水平。引導在線旅游平臺支持鄉村旅游發展,加強線上產品策劃,開展“短視頻+直播+產品銷售”等主題推廣活動,探索“鄉村旅游+數字經濟”新路徑,激發鄉村旅游新活力。
——實施“鄉村民宿+”工程。推動民宿空間與鄉土文化及民俗風情相融合,支持鄉村民宿開展多元業態經營,拓展特色文化體驗、共享農業、手工制造、電商物流等服務,發展“民宿+文化體驗”“民宿+工坊”“民宿+直播間”“民宿+研學”等特色產品,打造“長城人家”“門頭溝小院”“云水之家”“延慶人家”等民宿品牌,培育鄉村民宿精品,加快建設鄉村民宿集聚區及鄉村旅游綜合體,引導鄉村多業態融合發展。
補短板,強弱項,提升鄉村旅游公共服務
針對鄉村旅游存在的游客停車場、旅游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不足,周末、節假日及旅游旺季交通擁堵等問題,《方案》提出,未來三年以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鄉村民宿集聚區、京郊重點景區等為核心,建設改造提升200處以上游客停車場、旅游服務中心等旅游配套設施。對標浙江“千萬工程”,結合北京新一輪“百千工程”,加強鄉村供水供電、垃圾污水處理以及環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塑造體現京韻農味的鄉村特色風貌。優化“快進”“慢游”的鄉村旅游交通網絡。推進“‘四好農村路’+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到2025年,創建“美麗鄉村路”380條共計1500公里。支持在周末、節假日及旅游旺季開通旅游專線,提升旅游通達性、便利性。推動綠道、休閑步道、騎行道等慢行空間與鄉村旅游資源相銜接,構建串珠成線、連線成面的“慢游”旅游交通系統,實現綠色出游。
重監管,保安全,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
近年來,北京鄉村旅游發展迅速,特別是鄉村民宿數量快速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成為社會關注熱點。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服務質量、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提出了新挑戰。對此,《方案》強調加強鄉村民宿規范管理,嚴格落實鄉村民宿“一照兩證一系統”的準入標準,進一步簡化和優化證照辦理手續。加大鄉村旅游市場綜合監管力度,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引導在線旅游平臺及鄉村旅游經營主體守法經營、規范經營、誠信經營。同時強調加強鄉村旅游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做好假日旅游安全服務保障工作,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夯實安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