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主辦的“中國旅游研究院年度標志性成果發布會”上,發布了《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3-2024)》。
報告指出,自從2023 年年初我國開始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舉措之后,我國出境游市場開始重啟,在經歷了寒冷凜冽的冬日后走向萬物復蘇的春天。隨著我國旅游市場動能和居民出境游意愿的增強,亞太地區的國際旅游復蘇節奏有望明顯加快。2023年,出境旅游人數超過 8700萬人次。預測2024年出境旅游人數為1.30億人次。
一、2022-2023年出境旅游: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交織
圖1 2014年-2023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
從出境目的地結構上看,我國出境游客分布繼續保持穩定態勢,以進程目的地為主。港澳作為出境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優勢持續擴大。
長期的確定性因素。國民經濟保持長期穩定發展態勢,從經濟面上保障了出境旅游市場的持續復蘇和未來發展。人口是旅游需求的基礎,也是出境旅游需求的基礎。我國自1995年以來一直處于人口年齡結構紅利期,有利于保障出境旅游市場的穩定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會激發人民的旅游需求,有利于出境旅游的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在持續改善,持續消解曾經的空間障礙,為出境游提供便利條件。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游客,眾多目的地國家進一步放寬對中國居民的簽證,簡化簽證手續,啟用電子簽證,縮短辦理時間,使入境更便利。
短期的不確定因素。出境旅游容易受短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經濟恢復壓力、未來收入的預期、旅游安全問題、疫情帶來的旅游從業人員流失問題和猴痘等傳染病的突發、一些國家和地區收緊的簽證政策和簽證辦理進程緩慢,以及近期國際政策形勢不確定性都給出境旅游的恢復帶來了現實阻礙。不僅如此,境外目的地國內旅游市場和其他客源地市場的快速恢復,導致對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的資源擠出效應明顯。
高學歷、年輕化的游客成為主流。中青年出境游客居多,22~41 歲年齡段人數所占比例高達 82.8%;大學本科和大學??茖W歷的出境游客人數比例最高,合計約 74.36%。出境游客的職業中,自由職業者所占比例最高;城鎮居民是出境旅游的主要群體。
職業分布廣泛,中等收入、一二線城市的游客出游態度更加積極。2022年受訪的出境游客以自由職業者、企事業單位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學生居多。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0萬 ~20萬元。一、二線城市的城鎮居民出游積極,其中一線城市占比 35.30%,二線城市占比34.40%。
網絡成為出境游客主要的信息來源渠道,更加注重體驗感。網絡是出境游客主要的信息主要來源渠道。游客在出境旅游前搜索的信息以交通信息為主;其次為住宿信息、旅游價格信息和旅游地民俗風情等。受訪出境游客更關注交通便利性與當地物價,更期待新奇體驗,迫切需要更好地保障身體健康、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住宿和特色飲食是選擇旅游地的重要因素。受訪出境游客更關注交通便利性與當地物價,更期待新奇體驗。在住宿方面,游客從以選擇中等價位酒店為主轉向以經濟型酒店為主,接近一半的受訪者選擇入住經濟型酒店;三分之一的出境游客選擇中等價位酒店,選擇入住豪華酒店的游客比例有所下降。
游客出游意愿更加多元,新興旅游目的地逐漸進入游客視野。受訪者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游客有意愿前往歐美進行旅游,其次為東南亞和港澳臺地區。具體到國家或地區,靠前目的地依次是香港、日本、澳門、韓國、臺灣、英國、法國和德國。2023 年以來,中國游客的出境選擇更為多元化,歐洲、北美洲、非洲等占比提升,亞洲國家和地區仍然位列榜首。
2023 年,出境旅游的恢復和發展面臨著復雜的環境和生態系統修復的重任,政策的銜接、產業鏈的重構和完善,以及市場主體重振旗鼓,都需要經歷艱難的磨合進程。
未來我國出境旅游的恢復和發展,依然取決于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
積極的因素是明顯的。比如,日益深入人心的世界旅游共同體理念為出境旅游發展明確了發展的方向和關注的重點,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收入水平的不斷增長保障了出境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已經形成的出游習慣也為出境旅游的發展提供了穩固的支撐,國際客運航班有序恢復運營和簽證服務的持續恢復并不斷優化也為出境旅游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整體上看,出境旅游供應鏈的恢復進程也將越來越快。
形成阻礙的因素也同樣明顯。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依然突出,有損便利化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國內經濟發展進程同樣存在不確定性,這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游客的出境旅游意愿。市場主體所面臨的供應鏈問題還需要時間才能得到根本地緩解。中國游客越來越多選擇出境游的同時,其面臨的安全風險敞口也越來越大。
綜合考慮這些變量,積極因素仍然是主流,積極樂觀應該是未來出境旅游發展的主基調。(來源:中國旅游研究院公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