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發展45年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什么轉折呢?一是重新開放,二是再次發展,但是基礎不同,起點不同,不能同日而語。1978年到1979年,10個月內鄧小平五次談到旅游發展,30年之后黃山召開了一個紀念鄧小平登黃山30周年,提出中國旅游從黃山出發。那個時代抓旅游就是抓改革開放突破點,國家外匯收入奇缺,旅游設施奇缺,幾乎從零起步。但是現在不同了,我們現在外匯收入大把,旅游設施過剩,確實面臨新的轉折點。現在旅游現在擁有超大市場規模,國內旅游一起算,中國旅游市場規模世界第一,和我們外貿世界第一,我們高鐵世界第一等等,我們有一堆世界第一,都是講規模,旅游也是這樣的。
第二有巨大資產規模。這個資產規模到底有多大?誰也說不清楚。因為有一個最簡單的原因,旅游行業界限劃不清楚。但是我想至少一個巨大的資產規模有,因為原來我做過這個事,在計財司當司長的時候,我說我們研究一下,中國旅游的資產存量到底有多大?查來查去,查到2008年有一個數,那個時候全國是8000億。現在我們一年旅游投資恨不得18000億,30年積累,只積累了8000億資產,現在看8萬億都要多,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第三,強大運營能力。這是我們中國成為世界旅游強國的根底,也是我們再次發展的基礎,這個基礎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比如說我現在到各地有時候,還看到他們開招商引資大會,一般我這個會不參加,今天還談招商引資,這就是忽悠人,100個項目,一個項目10個億甚至20個億,多的七八十億這種項目,一說這個省旅游投資達到3萬億,這到底忽悠誰呢?你忽悠投資商還是自己把自己忽悠了?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現在行業存在大的問題,大家沒有搞清楚我們現在到底怎么回事?所以我的結論,增量時代過去,存量優化開始,這就是我們根本性的轉型,實際上祥源這幾年的投資,多數也是存量調整。
速度性的增長過去,質量性的增長開始,所以現在只把參照系定為2019年顯然不準確。因為我們對應2019年疫情以前,只是一個數量和規模的比較,現在應該從質量起步。2019年中國旅游存在四個大的問題,效益不好、質量不高、結構不優、人才不足,我們現在動不動回到疫情以前,還要回到那個時候嗎?客觀來說,這半年多中國的旅游行業喘過一口氣,喘過一口氣的同時原來的毛病都在顯現,毛病并沒有解決,只不過疫情厲害的時候毛病無從顯現,現在又顯現出來了,所以最近關于旅游吐槽挺多,當然表揚也很多。
所以我們就得想一下,我們到底回到什么時候?嚴格說回到過去一定是錯誤的,我們必須著眼將來,研究將來怎么發展。所以很自然,中國旅游面對轉型升級的歷史任務,轉型主要傳統領域,包括旅行社、飯店、景區這三個主要領域,也包括正在成長已經傳統的領域,比如溫泉、民宿、營地,這都是大家當新業態來看的,這是新業態嗎?溫泉30年了,營地20年了,民宿10年起起伏伏,嚴格說這些所謂新興已經傳統了。應當對應市場需求變化,升級則是高質量發展,是全面要求,其中質量和效益是同等要求,效益背后才是根本原因。嚴格說,中國旅游是一個效益不高的產業,不要老說新興,行業發展45年了,還是新興行業嗎?中國房地產業1998年才開始,比旅游晚了20年,現在也到了天花板,這個時候還說旅游是新興行業,那叫睜著眼睛瞎說。旅游要做成新型行業,這個新型就要求我們效益好、質量強、結構優、人才足,其中核心就是企業。
現在所謂頭部企業,都是按照營業額說話,還是講規模,真正講利潤的有幾個地方?旅游搞了這么多年,我們能不能達到社會平均利潤率?比如說5%,工業制造業5%,它里面含著很多東西,比如說銀行利率,整個投資成本、運營成本,最后凝結出來5%,社會貢獻都在前面呢。我們旅游行業現在看連這個都達不到,所以我們最大貢獻是什么?給國家養一幫人,這就是最大貢獻。但是確實如此,各種不同的情況。但是說到底就是這么一個問題。所以我談這么幾個大的問題。
一、新時代
新時代不完全是未來,我們就處在新時代之中,新時代也不完全是希望,更多可能是困難和挑戰。
1、外部因素
這決定了旅游眼前運營和長遠發展,其中三個負面壓力比較大。
第一個全球化變遷。第二個疫情時代的變遷。現在我們說疫情過去了,我說疫情沒有過去,我們現在過去的只是疫情管制方式,從去年12月初到12月底,一個月疫情高發。對于旅游而言,新冠疫情劃出了一個時代,疫情管制也劃出了一個時代,所以大家說今年開始恢復了,紛紛興奮,我說了幾次不必興奮,情況是什么情況?旺丁不旺財,故伎重演。
第三是不確定性的影響。這三年過來疫情已經成為灰犀牛事件,是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黑天鵝事件則是防不勝防,還會有什么?誰也不知道,一般說大疫以后有大災,好在我們現在防災抗災能力已經全面提升。可是國際因素不確定性多有存在,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確定,下一步還會有什么?不知道。這是三個決定我們命運的背景因素,負面的多,還有三個正面。
第四,從小康時代到中等發達,這是長遠目標。14億人進入中等發達,需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這是希望所在,也是旅游發展根本動力源,人均收入增長,需求多元化,消費多樣化,這個話聽起來都是耳熟能詳,都是套話。可是往下想一想,怎么針對需求多元化?怎么達到消費多樣化?這就是一種挑戰。
第五,高質量時代來臨,這是下一步全國發展總基調。同樣,從規模到質量,旅游也必須追求,高質量不是高端代名詞,是決策質量、運營質量、產品體系、服務質量、市場質量各個方面系統化,是一個發展質量總和。
第六,中國式現代化。這就會引發中國旅游的現代化,我覺得這是我們面臨現在最大的課題。什么叫中國式旅游現代化?我們必須有一個好的答案,這也是一個導向。
2、變遷時代
45年中國旅游,發展是大趨勢,但是期間發生過九次波動,有世界性的、經濟性的、政治性的、社會性的、自然性的各種因素都有,影響最大的有兩次,但是恢復的都很快。然而所有波動加在一起達不到新冠疫情影響,這三年我們可以說什么苦都吃了,該死的就死了,該跌到谷底了就谷底了。比如說旅行社這個行業,原來一個說法5萬家,一個說法8萬家,最后剩下結果旅行社只剩下不到3萬家。旅行社是一個夕陽行業,不改革就得死,沒有疫情也得死,所以我對旅行社倒閉不心疼,為什么?因為旅行社玩的是人也是人在玩,今天宣布倒閉了,明天注冊又成立一個,多幾家少幾家怎么了?可是在這個時候輿論大起,旅游是脆弱的,從脆弱性到敏感性,到彈性、到韌性,說法有一個過程的。1990年國家旅游局專門開一個會就是研究脆弱性性,最后得出一個結論,旅游不能說脆弱性,如果這個產業是脆弱的,還值得發展嗎?后來世界旅游組織1991年也說了這樣的話,不能說旅游是脆弱的,我們大家一起說敏感,前幾年波動,又開始說旅游有彈性,旅游有韌性,這不是一個說法問題,對一個行業總體判斷和認識,它決定了一系列東西。
但是現在不同了,這三年疫情,一個是影響程度無以復加,二是影響時間,三是影響深度,涉及發展后勁,所以很自然這三年投資停頓,人才流失。這是新時代最大挑戰,我們不必把希望寄托于需求爆炸,真正寄托是行業快速反應能力,如果有快速反應能力,有可能有希望。所以總體判斷,今年依舊喘過一口氣,到明年希望真正翻身。形勢不必過于樂觀,鼓勁不能鼓虛勁,說話不能說空話,個別成功案例固然鼓舞人心,但是解決不了普遍性問題。
現在中國的旅游格局已經發生根本變化,第一是消費能力下降,開始還說消費被壓抑,現在只能說萎縮。我今年前5個月出差都是這個感覺,可是最近這一趟出差,感覺不同了。
我最近出差第一站去了青島,到青島感受到好幾年沒有感受到的現象,因為在此之前北京產生了,但是北京小旗子一揮,接上旅行團一個一個走,我說這不行,這是老頭老太太,哪有消費能力?青島不同,我們在青島住海天大酒店,這是一個高端精品商務酒店,人滿滿的,都得搶房,等房,吃早飯全是度假的,真是扶老攜幼,市場變了?一想是暑期,所以生生把一個商務精品酒店變成了一個度假酒店。跟著去西安,西安是網紅城市,同樣從早到晚,人來人往,浩浩蕩蕩。到上海,還我沒有足夠感覺。但就一個感覺,這個市場實質性在哪?在于神獸消費拉動力量。到了暑期,在青島機場、西安機場,看孩子們一窩一窩的,他們的消費才是根本性消費拉動。一想也是,一個暑期過去,開學了,大家見面,你沒有出去玩,你和你的同學們沒有話可說。這就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的消費力量還是有的,所以也不能過于悲觀,既不宜過于樂觀,也不宜過于悲觀。
第二,市場格局變化。城市大休閑興起,鄉村微度假興旺,形成了兩條新賽道,這兩條賽道是可以容納萬億級投資,可以形成萬億級消費的賽道,而且可以長期持續,即使再有什么不確定因素,這兩條變不了。所以安全、近距離、短時間、快速,這是幾點基礎要求。
第三是供給變化。傳統格局幾乎崩潰,對應需求新產品逐步興旺,這是什么?這是我們傳統觀光的根本轉向,但是賽道偏小,也同樣解決不了危機。
第四,旅游投資全面下降,缺乏發展后勁。一個行業沒有投資確實沒有后勁,可是我們現在面臨大的問題,投資投什么?我碰見很多投資商問,想投旅游投什么?我問你們想投什么?數了半天,數不出來。
3、不能亂陣腳
但是持續三年,起起伏伏,大家起急,不能亂了陣腳,現在基本狀況找不到北、有四個所謂新熱點,很可能盲目發展,所以如果各位想再找這樣的項目,建議大家不要找。
第一個世界級景區和度假區,這個事缺乏研究支持,什么叫世界級啊?而且景區、度假區完全不是世界概念。來一個世界級的紅色旅游區,那不是開玩笑嗎?實際是一個目的地的概念,不是區的概念。二是數量有限,不能夸張,但是現在大家又都開始了。
第二個夜經濟、夜旅游,規模夸張,項目刮風。我看到一個數字說中國夜經濟將達到36萬億,夸張不能夸張這個程度,2021年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44萬億,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之中,一個夜經濟36萬億,蒙誰呢?可是因為有一批公司作這個事情,他們希望把這個事忽悠越大越好,我看這個事后患無窮,涉及到一大堆問題。1990年的時候,上海談這個點亮上海,當時希望外灘這條街上商戶晚上都開燈,商戶一句話,電費誰出?因為政府說了,你這些設施我來幫你弄,問電費誰出?政府說我來出,半年時間。半年時間過去了,夜經濟確實起來了,大家說不用政府出錢了。現在我們折騰這些東西,就涉及到這一點。且不問電力供給夠不夠?現在全世界包括歐美一些地方,空調都不能自由,為什么?沒有電。我們中國現在是電力供給最充分的國家,所以大家不覺得這個事是個事。二是電費誰出?三是光污染怎么解決?一系列的負面的因素,可是大家就這么忽悠,我很不贊成。一個地級市有一個片區做一個夜經濟區是可以的,不能到處都是,縣更沒有必要,但是現在我們很多現開始搞了。我的判斷,基本搞一個死一個。
第三個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元宇宙等等,更不能盲目發展。這也是現在更夸張的問題。對這個事有兩個判斷,一個叫工具化,一個叫產品化,傳統領域就是工具化,我們通過數字化提升效益,增加效能,這個需要強化,需要大力發展,但是產品化用不著那么多。一個最基本點,違背了旅游的原點。旅游者為什么出去?他為了追求這些感受,如果一個元宇宙把這些東西都替代了,在家里面什么都行,我們干旅游干什么?再說了做這些事情違背了旅游原點,怎么可能成?
第四,康養產業。康養產業是一個大賽道,但是并不簡單,康養是事業,我們現在把事業產業化,旅游在康養里面充其量是之一,現在一說康養是旅游大賽道,康養與你何干?旅居項目有一批,這算是康養,現在也很火爆,也在努力宣傳自己,也不可高估。而且這個坑也很深,弄了半天,挖一個坑把自己套進去,能行嗎?
所以這四個所謂新熱點,不是很可能,現在已經看到了盲目發展,更何況旅游投資全面萎縮,政府財政普遍困難,所以不知道誰忽悠誰,最后可能把自己忽悠了。
同時,新格局已經顯現。第一,傳統資源開發殆盡,影響逐步淡化。第二,傳統產品統治市場,后勁逐步減少。第三,傳統市場全面轉化,新老交替進行。第四,跨界發展形成常態,傳統企業式微。第五,產業結構不斷變化,新興業態涌現。第六,投資結構超越旅游,跨越領域進行。第七,要素市場逐步突出,結構優化當先。所謂要素市場是什么?土地、資金、管理、技術、人才、信息,這都是各個產業發展的要素,旅游的要素市場大家關注的就是資金,其次關注土地市場,其他市場不關注,現在要素市場逐步突出。第八,區位優勢逐步變化,交通優勢顯現。一說我這個區位很好,光是區位能行嗎?到底交通怎么樣?一個地方交通便利了,你原來區位弱勢現在強化了,一個地方交通不便利,再講區位優勢也不行。中國地理幾何中心在蘭州,應該說蘭州區位優勢最好,可是一條胡煥庸線劃出了中國經濟地理的區位,所以很自然,到西部投資,好好想一想這個活怎么干?不能光講一個區位優勢。第九城市聚集格局突出,群體發展領先。下一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再加上成渝城市圈,頂多再加上一個中原城市圈和一個西北城市圈,基本這么幾個城市圈,這幾個城市圈城市聚集越來越突出,很自然在這些地方找項目成功的希望大得多。所以現在還說資源很好,說這個干什么?第十,世界領先態勢形成,新型發展引導。
所以,歷史的必然、現實的逼迫、發展的引導都形成一個方向旅游轉型。
三、時代的變遷
剛才講的是變遷的時代,說時代的變遷是最新的歸納。
1、幾個現象
近年來,全國有三個火爆現象。第一是西安,西安千年古都,但是并沒有倚老賣老,而是倚老賣新,老產品中除了兵馬俑依然按部就班,華清池基本上已經被《長恨歌》替代了,我前幾天住在華清宮酒店,每天早上在園子里轉一圈,清清靜靜幾乎沒有人,出去的時候看見人開始進來,一到下午人全進來了,三場歌舞,最多的時候是四場。新產品層出不窮,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長安十二時辰,以沉浸式和場景化構造了新熱點,所以整個西安成了一個網紅城市,在西安大街上看見小姑娘穿著唐裝,覺得很正常,穿唐裝的人也覺得自己很正常。
第二個長沙。長沙也是歷史文化名城,索性直接奔著時尚娛樂之城走。原來的基礎就是一個市井文化的基礎,現在強化了時尚。我到文和友在外面看,進不去,因為要進去里面都是人,我就是看一看,知道怎么回事的,要想在里面吃一餐飯,可以拿票,六個小時之后,什么東西呢?80年代的場景,80年代的生活氛圍,什么原因呢?因為80后現在變成主流,他們開始懷舊,所以文和友是一個新懷舊,茶顏悅色只是一個網紅打卡,而長沙熱鬧,構造了又一個網紅城市。而且這兩個城市都是以老托新,以新拉老。這樣一個格局很有意思,可是動不動,我是歷史文化名城,我要如何如何,這能行嗎?
第三個淄博。不經意間又一個城市火爆,淄博更是舍棄了所有傳統概念,靠燒烤出圈,形成一個淄博現象,但是我說這里面有一個淄博經驗。一是城市管理突破,放松管制,放開市場,給市民機會;二是城市理念突破,城市為人的存在而存在,而不是為物質存在而存在。因為我們這些年城市化發展,大馬路、大廣場、大高樓、大綠地,這四個大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城市依托著汽車,為了汽車而存在,可是一個城市如果沒有人的活動空間,這個城市沒有人味。所以淄博正好相反,淄博市政府沒有傳統這套,而且淄博歷史上就是一個城市分了五塊,不追求中心化;三是城市文化的突破,一個燒烤點亮一座城市,成為獨特文化現象,說到底燒烤只是一個引子,根本是溫暖和溫情,市民對政府也是投桃報李,不需要管制也不需要號召,淄博牌子成為所有人追求,通過一件一件暖心的小事發散出去;四是城市凝聚力提升,所以人人在其中感受溫暖,人人給大家溫暖,這樣的經驗可以推而廣之。我第一次在網上看到淄博現象,第一個判斷淄博突破中國傳統城市管理,這個事大了。現在大家說淄博涼下來了,淄博不是涼下來了,只不過從高峰下來,現在恢復到正常,恢復到正常,怎么說涼下來了?這些看法偏于激烈,熱,熱的在蒸籠上坐,冷,冷的在冰凌上臥,偏激沒有必要。淄博的經驗不需要巨額成本,但是需要共情心、同理心,需要從小事做起,這是我們看到三個城市的火爆。
2、萬花筒
要從產品角度來說,有一堆,呈現出萬花筒的現象。
一是長安十二時辰,這是沉浸化、場景化最典型的,如果從城市有機更新這個角度來說,實際現在已經進入第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舊城改造,那是90年代開始,大拆大建,效果說不上好,但是讓中國城市面貌都變了,變成了千城一面。第二個階段城市有機更新,因為我們城市發展到了天花板了,再往下怎么走?城市也沒有這么強的力量,房地產也在萎縮,城市土地財政基本斷了,所以現在就都轉向了城市有機更新,挖掘城市傳統資源,細化城市的風光面貌,這是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我看長安十二時辰,這個項目是什么?這個項目是90年代的商城,這個商城36000平方米,生意很差,維持不下去了,所以陜文投想了這么一招,做長安十二時辰。我去以前以為弄一片街區,把街區搞起來,后來發現不對,就是一棟樓,用了24000平方米,搞了無數場景,從一進去就融入了。每天上午10點開始,有一個唐裝官員,拿著圣旨宣布開始,衛兵浩浩蕩蕩,大家一進去眼前就是演員,演員就在你身邊,所以你一路走下來,各種場景變化,這邊李白吟詩,那邊杜甫吟詩,那邊玄奘背著取經架子一路拜佛,一看旁邊有人吵架都是演員,所以人馬上就融入了。跟我去一個小姑娘,人哪去了?化妝去了,一個小時化了妝,換了唐裝,出來了,很興奮,我像明星一樣,所有人跟我照相。平均客人里面待五個小時,平均花費500塊錢,化妝以后在小攤吃飯也不換,就那么吃,穿著唐裝吃飯。看完了和他們座談一下,這個地方第一空間要擴大,你還有12000平方米可以用,第二時間要延長,現在每天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延長到夜里兩點不行嗎?這樣消費會繼續增加,吸引就是靠沉浸式。72臺小歌舞,你走到這一坐,一臺歌舞出來了,最長8分鐘,一般5分鐘,覺得沒有看過癮呢,怎么結束了?你往前走又一臺小鼓舞,有點類似快閃。我那天不沉浸,就看,看完了和座談,但是看明白了。意味著什么?90年代的建筑現在也老了,至少需要功能的轉換,出來我們又看那12000平方米,研究這個地方怎么弄?這就是一個情景。第四個階段,我最近去成都,就是我說的一個從30億兩年變成80億的企業。他做了一個什么項目?雙寶浮玉園。雙寶是什么?大熊貓和金絲猴,大家只知道大熊貓,金絲猴更需要保護。這個項目所在地原來華僑城在那做樓盤售樓處,樓賣完了售樓處沒有用了,把它盤下來了,有一堆大熊貓和金絲猴展覽,從郵票到攝影作品,到繪畫作品,到國際交流作品,有這么一個展覽。外面做了七棟,都是模建筑,做成七個餐廳,再加上環境,那個餐廳平均一個人花費700塊,必須預定,但是確實做得好。從這得到一個啟發,現在城市里有無數閑置空間,我們原來只看重老廠房、大倉庫,現在這種最新閑置空間出來了,把這種東西弄出來,基本也是弄一個成一個。
第二個洛陽國服熱,這是國潮風的高潮,為什么會有國潮風?三年以來很時興,很簡單,因為這一代消費力量起來了。1978年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我們那個時候看外國是仰視,覺得太棒了,天堂一樣。我記得第一次到新加坡看一個項目,我當時看著就像天堂一樣,過了N多年,有一次去新加坡坐油輪,又看了這個項目,看不下眼,太差了。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在不斷提高。而這一代人他們出生和成長年代是可以和世界平視的年代,所以這一代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非常強。這才是國潮風的基礎。
第三是淄博燒烤熱,這是煙火氣的追求。
第四的特種兵旅游,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都是我們玩剩下的,這叫啥啊?很想旅游又沒有錢,才玩出這個東西,這個東西不可能長久。1978年的時候,我上大學第一個暑假,我是旅游愛好者約幾個人去玩玩,北京、濟南、泰安,再回來五天時間,包括往返的火車票,一個人20塊錢。怎么玩啊?爬到泰山上每人弄了一件雨衣,就地躺倒睡一晚,第二天早上看日出,最后一站到濟南剩下的錢只夠買饅頭,坐在攤上要碗水把兩個饅頭吃完上火車,這都是我們玩剩下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它反映的就是這么一個狀況,所以它不可能長久,因為不符合旅游基本規律,只不過在網絡化時代,便于傳播。
第五個現象,宿集開拓,這是文化注入,品質提升,而且這真體現出消費。我去年到寧夏沙坡頭,傍邊有一個黃河宿集。這個黃河宿集是長三角浙江人過去建了一個新村,把村里面的農民搬出去了。這個村招了13個長三角做民宿品牌性型企業過來,每人做一棟加在一起130間客房。這邊是黃河,那邊是沙漠,土房子、土墻,外觀都是這樣,進了院子不一樣了,每一個院子里有一個小游泳池,是一個度假感覺,再看客人都是長三角的客人,所以長三角的人過去投資,長三角的人過去運營,對應是長三角客人。和他們一聊,今年疫情難過,總收入6500萬,如果沒有疫情呢?突破一個億沒有問題。我們可以想一下,大城市中心酒店,130間客房一年有這樣的收入嗎?說起來宿集,實際是消費聚集。
第六個現象,營地擴張。原來規劃到2020年全國營地達到2000家,這幾年營地很特殊,因為出不去城市,營地就膨脹起來了,所以各種偽營地、小營地,亂七八糟無數,一年就興起了,到底多少?沒有統計,反正2000家超了,偽營地加一起怎么也得上萬家。過一年又跌下來了,原來營地裝備可以賣100萬塊錢,現在賣10萬塊錢沒有人要,為什么?因為現在疫情管制放開了,所以營地一下跌下來了.但是它反映的是什么?是一種新方式追求。
第七,貴州村BA、村超,一直到現在還在火爆,這是一個全面場景體驗。這實際上就是中國的狂歡節,這些現象不是偶然的,當然有地方操作的原因,當然更主要不是操作原因,是什么?是資源和產品和市場對應到一起。
第八,東方甄選進入旅游,開創新的格局。我們覺得東方甄選靠團隊影響力,開創了新的營銷方式,這只是新的營銷方式嗎?靠他們的文化挖掘和文化傳播力量。所以我感覺今年有一個特點,文化的注入和對文化需求的增長,變成了今年新的現象。
我前天在西安給旅游演藝領導者研修班講課,我上來就說有一個新情況,我們講旅游演藝,實際上還有一個新的現象叫演藝旅游,怎么講呢?我在青島地鐵通道里一眼看到三個演藝的廣告。他們就說,幾臺演藝拉動青島一個月,無數人奔著這些人來的。所以我就說演藝拉動城市,演藝拉動旅游,確實是一個新的現象產生了,就是演藝旅游。演藝旅游和旅游演藝什么關系呢?需要我們研究了,這是新的現象。
從淄博引發,友好型旅游目的地開始產生。我到浙江衢州,始終說一句話南孔圣地,衢州有禮,所以我到衢州說衢州有禮不能是一句空話,要落下來構建一個友好型的旅游目的地,講一番什么是友好型旅游目的地,什么是友好型產品、友好型社區、友好型景區一系列。講完了之后,衢州專門開了一個市委常委會,覺得這是一個方向,衢州最有基礎,衢州有禮,有禮的目的讓客人感覺到溫暖、感覺到溫情,而不光是形式上的禮貌。所以一系列的現象,根基在生活,只不過互聯網傳播、數字化形成,但是最根本的是場景化感受。
在衢州,專門給他們提了一個項目,四位一體,格局太好了,這個項目做下來,衢州馬上變成四省的中心,他們現在說是四省邊緣,說邊緣不是把自己說低了嗎?把自己真正做成四省中心,而且這個項目現成的,有一個古城,城墻、城門樓、古街道都有。有一片新區,這個新區是一個半島,都是時尚的東西。還有一個島,這個島可以做成生態島,娛樂島。最后融下來就是南孔圣地,孔子的家廟,這四個在一起,什么要素都集中在一起了,而且交通極為方便,這個項目得好好做,這個項目按照我的構想花不了多少錢,可是一年可以成名,很自然這就是一個過程,這反映了階段性的變遷。
3、相應之下可以得出幾個判斷
第一,資源化時代早已經過去,傳統的旅游概念完全落后。口口聲聲資源豐富,甚至從長處變成了短處,變成了包袱。傳統文化現代解讀,傳統資源現代產品,傳統產品現代市場,傳統如果不和現代結合,有學術意義,有研究價值,但是很難市場化。所以,學術價值、歷史價值、考古價值為一極,審美價值、娛樂價值、市場價值為另一極,有些可以劃等號。比如說故宮、兵馬俑這六個價值都有,有一些是兩個層面,前三個價值只能形成專業號召和小眾旅游,后三個價值才能對應大眾旅游。
進一步說,中國一流旅游資源在發展之初形成產品,進入市場,代表性的自然資源黃山、九寨溝,文化的資源故宮、兵馬俑。二流的旅游資源在發展中期全面進入市場,大體上90年代下半期和新世紀前十年。之后進入泛資源狀況,紛紛進入市場。現在大家努力借助環境旅游資源、社會旅游資源和生活旅游資源,或者說傳統旅游資源概念已經沒有多大用了,再強化資源甚至會形成資源詛咒。
第二,產品化的時代強化進行。短短幾年,隨著數字化普及,我們已經從注意力旅游升華到影響力旅游,這不是簡單的市場營銷,是今年市場特別突出的現象。市場營銷的目的只是引發注意,所以注意力經濟這個詞前幾年也很時尚,這個時代也已經不足了,現在產品升級,影響擴大,這是主動擴張,也就形成產品強化拉動市場的新格局,是產品和市場的雙主導。下一步,產品怎么升級,不要認為現在市場營銷最重要的,有升級產品再加以適度的市場營銷,自然而然起來了。比如說我去年去敦煌,早上起來一看敦煌周邊沙山上100多個網紅直播博主,都是紅裙子,這個那個的,敦煌用不著營銷啊?對這些博主做工作,給你提供新材料,還有什么東西你們沒有看到,還有什么東西需要強化,每天提供這個,直播的博主就夠了,還做什么市場營銷?再說品牌已經起來了。可是這些人,包括東方甄選,他們做得這些工作實際就是文化深度挖掘,體驗深度感受,創造了一系列場景。所以現在是產品與市場雙主導。我始終這個感覺,真是時代不同了,從產品的角度來說,從歷史到時尚,從厚重到輕松,恰恰可以補足我們現在發展的短板,其中如何拓展內容也變成重中之重,產品和市場雙主導,產品就是靠內容。
在這個時代,人才力量充分顯示,人才落后也自然充分顯示。資源化時代錘煉出來的人才已經落伍,產品化時代人才現在是主流,新興人才是多元化、復合型的一代。所以不是說你是學旅游出身,你就適合干旅游,未必,學旅游出身恰恰什么都干不了,因為專業性真是不強,是不是?說旅游是一個專業,我說旅游是一個領域,不是一個專業,它下面有很多細分垂直的這種專業。另一方面,產品細化甚至垂直化,市場也在細分,所以在這個時候人才變成我們最大的短板,今年以來,首先是人才數量不夠,因為三年多數人走了,形勢一恢復,有些人說我好不容易換了崗位穩定下來了,這個崗位收入也不錯,干嗎非得回去?所以就變成人才數量普遍不足。但是更重要是人才質量不足,多元化復合型一代人才沒有真正起來。
從產品強化角度,需要研究市場變化。
第一,消費變化過程。第一代旅游者,追求多不多,花最少的錢看最多點。第二個階段問貴不貴,太貴了,花不起,但是我要找更好的。第三個階段問好不好?品質的追求開始,第四個階段追求對不對?對應你的未必對應我,這就是市場在細分在細化,第五個階段值不值?是對性價比的追求,只要性價比好,多花錢我不在乎,但是性價比不好,免費我都未必去。所以這幾年一個海南宰客,一個云南坑客,在市場口碑都不好,但這就是博弈,有的老同志已經有豐富經驗了,到云南去報一個免費團,一路上不斷留憑據,這個團參加完了就投訴,投訴之后旅行社賠償,最后他也玩了,結果不但沒有花錢還撈了一把賠償。這樣的旅游者也太刁蠻了,太奸猾了,不能光說云南坑客人,得看什么樣的客人,像這樣的現象顯然不應該成為市場主流,只是偶然的事情。
現在追求的是絕不絕、炫不炫、紅不紅,現在追求的是這個,打過卡就夠了,至于說到這干嗎?不干嗎,就是紅一把,蹭一把網紅,這個是時尚,也不應該變成常態,但是市場消費就是這么一個變化過程。所以我現在更注意觀察的是什么?就是市場細化。
第二是全面感受,產品分類。一是眼界型大眾觀光,大眾觀光追求眼界,你去過多少個地方,網絡上有中國最值得去的20個地方,最值得看的20個鄉村,諸如此類的,太多了。二是家常型的民俗休閑,充實了鄉村微度假,這是一個主賽道。三是享受型的各類度假,只要是度假生活,本質性的追求就是享受,所以一個度假地,要沒有一些讓人感覺到享受的產品就不行。四是撒歡型的主題樂園,主題樂園追求的就是撒歡,最典型的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五是撒野型戶外運動,這肯定是下一步發展方向,戶外運動我們這一代人基本沒有,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條件,頂多在戶外逛一逛而已。我是旅游愛好者,年輕的時候最喜歡兩件事,一個是爬山,一個是游泳,所以騎著自行車把北京郊區的山爬了一個遍,最后覺得不過癮,騎著自行車到承德,這是我們這一代人這樣玩法,基本不花錢,也沒有錢。可是80后這一代人不行,因為都是獨生子女,那個時候學校春游、秋游都不敢組織,只是放春假、秋假,萬一出事呢?現在不同了,現在應該說孩子在學校教育里要求要有戶外運動技能,所以戶外運動包括研學旅游,大把成長,實際上就是撒野,超越日常生活方式一種新型方式。最后是自虐型的特種旅游,登山、潛水、沖浪諸如此類,特種旅游都是自虐型的,花錢買罪受,甚至花錢買風險,人家喜歡。
所以,這種全面感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產品細化。剛才說的是時間變化的過程,這個是空間細化的過程。產品化強化形成主流,這也會長期持續,但是會發生各種變化。第一,專、精、特、新,在工業領域已經蔚為潮流,一說扶植專、精、特、新小型企業,但是旅游領域卻是空谷足音,我們聽到哪個企業說我是專、精、特、新,我從來沒有聽過。哪些項目算專的,哪些項目算精的?精的好分,你做得品質好就是精,哪些是特?哪些是新?更不用說我們所謂的隱形巨人,這些都沒有。
第二,大而全、大而高,已經走到頭了,不宜再追求。今年看到全國七八處都想搞樂高主題樂園,天津有一段想搞派拉蒙,沒有搞成,北京也有企業想搞六旗山水小鎮,結果做一個死一個,現在企業都快垮臺了,這條路走不下去。但是對于中國來說不同,畢竟有這么大的市場,所以任何一個小的百分點意味著我們足夠的市場,但是我們吃準了,比如說像城市樂園季高這些企業做的,還有戲,為什么?規模不大,投資量也不大,對應一個城區就夠了,因為可以重復消費。但是到底什么東西還能往下走?
第三,對應生活,場景化產品,開拓未來的格局。比如說有一段有的旅行社反其道而行之,搞免購物團,后來又搞免景點團,免景點怎么旅游呢?就是感受場景,所以現在就是這個趨勢,這樣的話就是場景化時代正在來臨。張瑞敏先生有一句名言,萬物互聯時代,只有場景沒有產品,只有生態沒有行業,他所說的生態不是一般自然生態的概念,而是產業鏈泛化,各行各業打破界限成為一個生態圈。比如張董說,海爾世界白色家電第一,我一定要把這個帽子摘下來,我不認為這個帽子有什么榮耀,因為白色家電只是產品,我現在要做的是什么?是家庭生活場景的全方位的供應商,家庭生活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是這么一套東西。所以圍繞著這套思路他就形成了一個操作方式,叫人單合一,把4萬多人海爾集團拆分成了2000多個小組,平均一個小組20個人,20個人自己開發產品,自己研究場景,反正生產車間在這,下了單生產車間就動。所以這三年,人單合一制度,全世界70多個國家1500多個企業都參與了,一個獨特的現象,凡采用這套的,這三年都在逆勢成長。所以,場景化的消費已經成為時尚,場景化的發展必然成為旅游的牽引。沉浸式和場景化正在成為大家共同的追求。這樣的話,我們這個時代轉向模式競爭,什么模式?就是場景化模式。
我剛才說了這么多的例子,從城市一直到產品,里面沒有資源概念,有產品概念,但是賣的是什么?賣的都是場景。比如說在西安有一個永興坊,這個永興坊大概60多畝地,我評價這是全國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地段,60多畝地一個地段,一年兩三億人進去,收入35億,賣什么?就是小吃,再加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就這點東西。原來這個地方是一個酒店,酒店倒閉了,這個老板過去把地盤下來做,做什么?先把他自己總部搬過去,把這片地占住了,跟著做這么一套,一把做起來,他說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實際是什么?就是對應了場景化的需求,提供了場景化的模式,所以外延擴大,內涵深化,遠遠超出了傳統的景區、景點。場景是一個日常語言,它的模式化從戲劇和電影開始,成為商業化的追求甚至社會化的追求。場景,一是場,空間的營造;二是景,是氛圍的營造;三是情,情景交融,要求很深的參與性、互動性,現在技術手段很豐富但是故事難編,所以要契合人性,直抵人心,這是根本。
一個變遷時代,資源時代早已經過去,產品強化時代是主流,而且會長期持續,場景化的時代是未來。所以反過來問一句,場景化時代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也不知道,因為大學沒有專科教育,也沒有理論研究,缺乏理論支撐。我問長安十二時辰,你們怎么想起這一套?他說逼的,怎么想起弄這些內容?原來做文旅還是有經驗的,尤其場景的營造,這樣的人才真是符合發展需要的未來型的人才。所以我就感覺,事情有難度,這樣的話就需要一個戰略調整。
四、新發展
1、發展先看大勢
我為什么上來講六個時代呢?這就是大勢,不對應大勢甚至可以不干。
第一,數字化大勢。僅僅20多年,互聯網已經覆蓋一切,移動通訊成為生活必須,數字化成為現實。傳統旅游運營方式、工作崗位以至企業架構放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我們是自然而然調整,但是主動的應對大勢,產生顛覆性變化,這個很難。
第二,建設大勢。以前長期制約旅游發展基礎設短板已經全面緩解,交通、電力、能源、通訊、水乃至垃圾、污水處理原來都是難題,現在難題已經過去了,這就意味著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第三,供求大勢。經過40年的發展旅游領域各個行業,供求關系都比較寬松,尤其是住宿業,已經供過于求,所以硬件建設上基本找不到明顯短板和制約點。也可以說,硬開發時代已經過去,軟開發競爭開始激烈,這是根本性的變化。有時候投資商我說你投什么?投景區,有的投嗎?再說景區不確定性太強了,一有點事停工,一有點事免費,反正景區變成金蛋,什么時候得把金蛋摳出來,景區怎么做啊?再說了,現在全國3萬家景區,很多景區早應該淘汰了,為什么還能存在?就是因為市場。比如說宰你三個月,三個月做完了,員工回家,該干嗎干嗎去,反正每年三個月,把刀子磨快點,這一刀宰下來就完了,這樣景區有多大存在價值?很多景區應該轉型了,但是都沒有做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
2、戰略重點
第一個重點,旅游企業轉型,傳統旅游企業,以導游為中心的旅行社轉型,以城市化為中心的酒店轉型,以目的地為中心的景區轉型,以沉浸式為中心的演藝轉型,以營地為中心的自駕車轉型,以旅居為中心的度假區轉型,以煙火氣為中心休閑轉型,以生活為中心的鄉村民宿轉型,以結構調整為中心的全面轉型,以泛旅游為中心的生活轉型。這個旅游企業轉型我談談看法。
我們現在,趁火打劫,抄底,這個時機有了,但是抄底得有判斷,到底抄什么底?你現在要想買旅游企業,大把,會挑來挑去挑花了眼。所以從集團總體考慮,研究產業鏈貫通,因為一個產業鏈貫通是一個集團結構性調整,這個調整完了以后產業鏈優勢可以發揮出來。
這是一大類,實際演藝、營地、旅居、休閑、民宿都算是新興業態,實際上新興業態同樣面臨著轉型的需要。
第二個重點,新興企業創新。一是不但新興也要新型,二是新興變化很快,迅速成為傳統。人家說新業態,我就問現在新業態有什么?比如說搞一個商業景區,無非咖啡店、酒吧,一點小文創這點東西,這些東西新嗎?現在很難看到什么叫新了。三是迭代快,后浪推前浪,你覺得新,剛起來就迭代了,又有新的東西出來了。所以,求新不要趕時髦。多年經驗表明,趕時髦沒有好結果,超前三步是先驅,超前兩步是先烈,超前一步甚至半步才是先進。機會永遠有,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機會,所以不存在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不認同這句話。我們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話,這種似是而非的話實際上對于我們都是錯誤導向。
第三個重點,企業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是中央現在的要求,但是在旅游行業從來沒用過這個詞,旅游行業全要素生產率怎么體現?另外,頭部企業集中度越來越高,這是市場必然,涉及到旅游企業結構優化,滿足需求。1996年的時候,攜程剛剛起來,到了1997年國家旅游局討論,攜程這樣的企業算旅游企業嗎?大家認為它是一個電子商務企業,后來攜程沒有辦法,自己注冊了一個國際旅行社,才認同它是一個旅游企業。現在旅游頭部企業就是這些大廠,中國旅游集團、華僑城、錦江集團、首旅集團靠歷史規模積累走到這一步,算頭部企業嗎?不算頭部企業,因為在行業沒有平臺性影響,也沒有發揮平臺性效應,只是自己做起來而已,而且更多靠政府資產劃撥,有一些靠壟斷經營,所以我們整個行業首先就是企業的結構優化。
下一步,這批大廠還可以,因為實力確實強,但是有一些東西不經意之間就起來了。有些大集小為大,說起來企業比較分散的,甚至碎片化的,但是聚集了一個大行業,我們的民宿、營地都是這種。營地頭部企業有多大?就是幾個自駕車俱樂部,但是他們不做營地,營地都是分散化的。我就問,到底怎么理解大?可是必有這個問題。
第四個重點是結構優化,因為結構問題始終是多年旅游發展大問題,結構優化也是發展大問題。我一直很重視這個事,有一年我專門組織了6個博士一塊出一個成果《中國旅游經濟結構研究》,這本書出來以后影響不大,我很奇怪,這么重要的問題也是這么重要的研究課題,怎么影響不大?學術界影響也不大,因為大家沒有意識到結構問題。實際結構問題恰恰影響我們現在大問題,一個是我們每個子行業都有子行業的結構問題,另外一個我們每個企業都有企業結構問題,不是說企業越大越好,應該說企業越優越好,它涉及到我們企業一系列結構問題。現在泡沫進去,正是調整結構戰略時機。
第五個重點,需求促進。這是重中之重,我們始終不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認識和政策不全,大家想當然認為需求是天然存在的,旅游市場不拉自動,其實不然,旅游需求已經大大萎縮,即使沒有疫情也不能想當然,包括需求政策,假日制度等等都需要調整。這幾年我們很多省、市都推出了一個旅游消費券政策,實際上促進作用不大。不是我拿了消費券,我自己配一部分錢就出去旅游了。根本不是這個,是我們需求被壓抑著,今年需求釋放,但是實質性的需求依然不足。從專家研究角度,研究需求的也不多,我接觸國際上的旅游專家,基本上每一人都有一個重點課題,都是研究需求,為什么中國旅游專家不研究?很簡單,研究旅游需求沒人買單,你研究需求誰給你買單?可是研究供給,找一個項目,項目方給我買單,找一個地方,地方給我買單,所以專家也是利益選擇。
第六個重點是科技促進。旅游說到底,是生活性行業,是人與人交流,是人對人服務,我們只是高科技的使用者。科技是工具,不宜產品化,也做不到產品化。但是我們現在不足是工具化不足,所以我一再強調這個事,尤其前幾個月ChatGPT起來了,我還比較仔細研究一番,我覺得這個事有戲,而且對旅游很有利。因為ChatGPT基本是白領革命,機械化是藍領革命,但是那個時候需求轉向轉什么?更需要人對人的服務。我曾經去過機器人酒店,進去見不著人,進門也沒有大堂,就一個機器人,拿身份證一刷,刷完了之后一套標準語言出來了,跟著吐出一張卡,你拿著這張卡就走吧,還沒有到電梯門那,門就開了,你進了電梯,到了樓層一出來黑乎乎的跟著就亮的,到了門口門開了,還真是確實很自動化。然后進了屋,小強歡迎你這套話出來了。進一個酒店見不著人,給我的感覺恐怖。第一次你覺得新鮮好玩,每次我這樣住酒店我無法接受,因為這個時候更需要人對人的服務。所以我覺得下一步白領革命產生了,其他領域大把下崗,我們這個領域引來了一個新的機遇。同樣,我們一方面需要高端人才,多元化、復合型、場景化人才,一方面我們還需要基層這些服務人員,這是很自然的,到那個時候旅游又會被重視,為什么?因為我們變成就業的主要行業,美國人有一句話,一個人休閑就是另一個人就業。實際上我們現在講文旅融合,強調文旅要深度融合,國際上沒有這個詞,我和很多專家探討過這個問題,得到一個結論,文旅融合最終方向是休閑,所以我們的文旅融合如果從學問角度來說是休閑學,把這篇文章做大,才是我們的根本。這樣的話,旅游業首先是一個領域,其下是無數行業,有傳統的、有新興的、有潛在的、有未來的,因此旅游的發展有著多方面的意義,政治意義是以人民為中心、社會意義是滿足人民群眾幸福追求、經濟意義是拉動發展、環境意義是生態促進、文化意義是全面利用和提升、生活意義是提高品質,尤其是新時代,旅游業不能局限于經濟產業。所以旅游轉型首先要對應新時代新性質,明確融合性、強化綜合性,其次發揮多方面的意義。
3、高質量發展
現在的核心是優化存量,創造增量,形成高質量發展。通過轉型疏解現有困難,老路走不通了,我們也不必追求重回巔峰。所以動不動就是2019年,2019年不值得我們追求,轉型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增加了大量資源創造新的方式。所以高質量發展,一叫高質量決策,宏觀決策科學、尊重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二是高質量謀劃,策劃當先、規劃落地、設計特色、活動推進,少走彎路,少付代價,所以現在一個辦法策劃當先,運營前置,你一個項目找不到合適的人你這個事可以緩一緩,不要說看著這個項目好你就進,你沒有合適的人,這就是運營前置。三是高質量項目,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好辦事。四是高質量產品,資源配置合理,市場化、體系化、合理化。五是高質量運營。運營效率高,市場效果好,經濟效益合理,我們別想著賺大錢,賺快錢,那都不是旅游的事。六是高質量服務,基礎性服務到位,適應性服務提升,發展性服務前沿。七是高質量科技。八是高質量人才。九是高質量公共服務。十是高質量發展格局。
總體來說,旅游高質量發展這么十個方面,我們一說旅游高質量就是服務高質量,那不對,不能是什么服務都是高質量,很簡單,質量需要成本,沒有相應的成本你怎么達到高質量?而且我覺得有些事情忽悠過分了,實際上縱容了消費者。花什么樣的錢你得到什么樣的服務,這很正常的。比如我在大排擋吃飯就是吆喝,沒有什么服務可言,但是煙火氣讓大家很喜歡。到賓館吃宴會至少兩個服務員,要不然宴會服務跟不上來。反正我今年感覺就是這個,到浙江臺州他們說魏老師你給我們服務提點建議,我說今年關于旅游服務我絕不提,今年有服務就不錯,還高質量服務?我們現在往往連服務都沒有。前兩天我們住一個酒店,后來發現這服務員你問什么都不知道,青島第一天我們住的酒店,都是新來的。問飯店老板,他說太頭疼了,我都不認識服務員,他可能一個小時之前來的,所以大家不要挑,現在找一個好服務員,比找一個兒媳婦還難。尤其90后、00后,說走就走了,一言不合工作服一換走了,招呼都不打,怎么保證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能籠籠統統。我是擔心高質量旅游說的過分了,縱容了消費者,實際造成了我們的被動,我是擔心這個。
十個高質量加在一起,才構成完整體系化的高質量,所以很自然需要一套新的研究,一套新的追求。所以要重新定義旅游,旅游是生活,個人旅游是生活過程,大眾旅游則是社會長存的生活方式。休閑是生活追求,是體驗生命價值,是文明彰顯。
4、重新認識
但是,這個定義很重要,就是旅游是生活。重新定義旅游業,生活服務業前端和高端,生活方式引導、生活內容豐富、生活體驗提升。所以旅游說到底就是生活服務業,但是我們在前端,我們在高端,我們走在前面。所以現在說旅游已經變成生命不可或缺的,這個感覺今年尤其強烈,尤其暑期這一趟差,讓我看這么多很好玩的東西,我才感覺對市場又增加一份信心。從生產商,從供給這個角度,我們怎么對應這個需求?就是三條。
第一條,旅游元哲學,契合人性。你這些事違背人性,這個事不靈,自虐型旅游也是人性,因為人性里面潛藏冒險、挑戰這些東西,人家就愿意花錢玩這么一把,可是要違背人性這些東西就不行。我記得90年代初期,在廣東看了一個項目叫飛龍主題樂園,就是蛇,進去以后頭發立起來了,大玻璃房里面三個小姐穿著比基尼躺在蛇窩里,很不舒服,我跟老板說,你這個事收了,原來干什么?就是養蛇的,你接著養蛇就完了,他說有人來,我說沒戲,為什么?因為你這個事違背了人性,半年就收了。
第二條,旅游的原理,符合常識,你這套東西違背了常識,大家很難接受,尤其有一些東西,比如說一些演藝項目邏輯就不對,我只要看到邏輯上不對的看不下去,包括看電視,看著邏輯不對,我不看了。
第三條,旅游元基礎,生活追求。所以說到底這樣三個元。
很自然,這就需要我們全面認識旅游業。一是旅游資源無限制,差異吸引,現在嚴格說,旅游資源的概念已經不成立。我去年在網上參加了幾個規劃評審,第一章肯定是資源普查、資源評價,我說你這章得取消,或者換一個名,里面根本不是資源,都是產品,為什么?我們資源評價做好幾輪了,資源普查更做過,你還搞什么?你做的都是做產品的評價。可是說到底就是差異性,差異性越強,吸引力越大。
二是旅游行為無框架,合法底線。我贊成文明旅游,但是文明旅游不能一概而論。
三是旅游體驗無窮盡,古今中外。什么樣的體驗都可以有。
四是休閑消費無止境,興高采烈。我們讓客人興高采烈的花錢,歡天喜地的離開,而不是讓他時時處處都覺得自己被宰,覺得一出去哪都是坑,這樣的旅游體驗絕不能好,所以倡導友好型的旅游目的地。
五是休閑產業無邊界,全面覆蓋。什么叫休閑產業?只要你閑著你有需求,你有消費,這就是休閑產業,真是全面覆蓋。
六是休閑發展無約束,創業為王,所以很自然,契合人性才有文化性,自有商業性。
(本文整理自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于2023年7月17日在祥源集團年會上的演講,來源:新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