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新旅界主辦、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文旅新融合分會等支持的第六屆中國文旅產業年會暨中國文旅企業500強?論壇在上海舉行。
活動以“轉折·重構”為主題,匯聚業界對當下文旅大消費市場形勢的新思考、新判斷,針對企業如何立足生存、長遠發展,如何深耕細分賽道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會上,新旅界創始人、總裁李陽做了《中國文旅產業的轉折與重構》主題演講。
她認為,2023年以來,社會經濟恢復常態化運行,文旅消費市場迅速恢復。今年上半年披露的許多數據非常振奮人心,比如,服務業在上半年經濟增速中的貢獻占比超過60%。但文旅產業并沒有完全恢復到三年前的狀態。因多方面因素疊加,文旅產業發生了很多不可逆的變化。
她認為, 今年以來,文旅行業發現的很多變化,可以總結為四個方面:
二是商業模式發生了變化,原來是文旅服務地產,現在是地產跟隨文旅。以前是投資引領,現在是運營、產品引領,投資要服務運營、服務產品。以前企業解決問題靠的是單一突出能力,很好算賬;現在考驗的是企業綜合生態能力。
三是行業對人才素質需求的轉變,從需要單一能力人才轉向需要復合型優秀人才。
四是產業生態結構發生了變化。從OTA到旅行社,只要有流量的地方都是我們旅游產品的植入空間。這個生態還在繼續變化成長,未來還有什么樣的平臺能夠成為流量入口,這里面充滿了機會。
而在整個生態中,有可能存在的機會:
分銷渠道環節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這個賽道的商業邏輯其實就是流量,掙信息不對稱的錢,是幾十億美金燒出來的企業。這樣的機會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講是很難再有的。這些年我們也看到很多地方在打造自己的一機游區域平臺,但這很難形成可持續的商業形態。這個賽道的機會,不是系統性的機會。
在中間的消費場景環節中,我們能看到多個層面的運營邏輯:第一層邏輯是要有游客停留產生消費,形成極致的消費體驗;下一層邏輯是經營利潤要大于成本,包括運營成本、財務成本等,這樣才能實現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最底層的邏輯是隨著標準化和效率的提高,要用資金換時間,實現規模化發展,塑造特定賽道里的規模化企業。
目前,行業內大量資源是非常分散的,沒有形成行業寡頭。雖然有很多國際IP進入中國市場,但要么是水土不服,要么是不可復制,像迪士尼、環球影城,很難在境內出現第二個項目。
另外,行業內有大量存量文旅資產,運營非常低效,玩法非常傳統。我們認為在存量資產升級這個賽道里,是有系統性機會的。這也是今天我們的與會企業以及中國文旅500強企業共同看好的賽道。由此衍生出的“服務于消費場景,幫助文旅資源持有者共同塑造優質文旅消費體驗的群體”,也就是我們產業鏈上的服務商,也存在很多機會。這個賽道里百花齊放,模式創新,互聯網革命思維持續迭代,對很多創業者而言是值得關注的、能夠產生明星企業的賽道。
她認為,這是成就具備百年基業的文旅企業的最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