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e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精品_李嘉欣三点尽露三级_俄罗斯欧美一做一级爱_美日韩在线

公共服務提質升級 旅游發展惠民便民

發布日期:2025-01-06 分享到:

旅游公共服務是推動現代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廣大游客切身利益。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形成主體多元、保障有力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各地不斷提升旅游惠民便民服務水平,優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旅游公共交通服務,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弱項,穩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豐富貼心細心服務 旅途更溫暖

常態化開展旅游志愿服務、持續升級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實施旅游廁所質量提升工程、提升入境旅游公共服務水平……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持續加強旅游惠民便民服務,給游客帶來更多美好出游體驗。

“一襲橙馬甲,一顆火熱心,一抹志愿橙,一道好風景。”這是對“微笑揚州”旅游志愿服務的貼切形容。從最初的幾十人到如今的5000多名注冊志愿者,從最初的旅游咨詢到如今的攻略推薦、文明旅游宣傳等“一站式”服務……每個節假日,在高鐵站、瘦西湖、個園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處處可見“小橙子們”的身影。

“今年,‘微笑揚州’旅游志愿服務全面升級,在原有60個固定服務點的基礎上,在文匯閣等10個新晉網紅打卡點增設固定服務點,并額外設置流動服務點。”江蘇省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還在志愿服務點舉辦國潮非遺市集等體驗活動,組織志愿者為游客帶來揚州木偶戲、揚州清曲、揚州古箏等非遺技藝展演,促進傳統文化傳播。”

除了志愿服務溫暖人心,各地還持續升級旅游公共服務設施,讓旅途更有溫度。北京在景區、商業區周邊18座地鐵站增設25處寄存柜,杭州在地鐵站試點推行“輕松游”行李自助寄存服務,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感、便利度;在浙江,顏值高、環境優的“蘭心公廁”成為景區的一大亮點,甚至成為熱門打卡點……這些便利設施與貼心服務不僅讓旅途更便利、更舒心,也進一步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這個夏天開始,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China Travel”成為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的熱門話題,見證著中國旅游吸引力的增強。而這種現象也得益于外國游客來華旅游便利化水平的不斷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相關部門持續增加文旅場景外卡POS機、外幣兌換點支付設備布設,開展刷卡、移動支付以及現金使用環境建設,并推行購票、中英文導向標識、雙語咨詢和廣播報站、網約車出行等入境游客交通便利措施,不斷提升外國游客來華旅游便利化水平。

完善交通運輸服務 出行更便捷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持續完善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打造一批旅游公路、旅游驛站,不斷優化旅游交通運輸服務,為廣大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優質、高效的出行服務體驗。

12月1日,石家莊百公里環城綠道開通。這條環城綠道沿滹沱河和環城水系而建,串聯起沿線16座景觀公園,為市民游客提供了騎行、徒步、慢跑的綠色空間。“目前,河北省共建成風景道綠道7500余公里、旅游交通引導標識4497塊、高速公路旅游功能服務區45座,構筑起高效便捷的旅游路網,讓游客出游更加舒適便捷。”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有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10月,歷時7年建設,總里程達1.3萬公里的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全線貫通,形成連通山西省11市113個縣(市、區)的全域旅游公路網,將976個旅游景區景點串珠成鏈,有效解決了景點分布廣泛、交通不便等問題。

在浙江,300余座省級旅游驛站坐落在城市大道、山野鄉間、景區入口,不僅成為游客休憩的公共空間,還可以提供導引咨詢、商品購物、文化演出、非遺體驗等服務,橫向拓展了服務邊界,縱深呈現了在地文化。

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依托已建成的綠道和沿海、環太湖等旅游風景道,浙江已形成文旅融合、交旅融合、農旅融合、體旅融合等多元旅游驛站類型,旅游驛站在串聯目的地風景、提供優質服務、展示地方文化形象、拉動區域經濟和帶動就業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彰顯。

眼下正值冬季,便捷的交通網絡成為連接游客與冰雪世界的歡樂橋梁,助力冰雪經濟繁榮發展。

“從北京直飛長白山只需要兩個多小時,出機場后可免費乘坐景區大巴,半個小時就能到酒店,開啟暢滑時刻。”滑雪愛好者周慧敏到吉林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滑雪場體驗后,對滑雪場的便利交通贊不絕口。

隨著2024—2025年冰雪季的到來,新疆阿勒泰地區的航線數量已增至22條;北京延慶開通首條“雙層巴士”滑雪接駁線路;吉林公交集團推出4條滑雪旅游專線……開通滑雪接駁線路、加密直飛航班等多元措施,讓滑雪愛好者們能夠輕松抵達目的地。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生活更美好

推動閱讀、非遺展示、藝術表演等文化服務融入旅游服務中心、旅游集散中心;鼓勵村晚、村超、群眾歌詠等文化體育活動進景區;提升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旅游公共服務水平……當前,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公共服務融合發展更加深入,給游客帶來文旅融合新體驗。

“你好,文學之樹,沈雁冰有多少個筆名?”在數字體驗廳,不少家長和小朋友站在“對話文學之樹”項目前大聲提問,體驗智慧服務的魅力;舉辦紅色經典短劇演出、詩歌朗誦會、兒童文學創作談等文化活動,讓小讀者們愛上閱讀……依托豐富的數字化應用和文化活動,浙江文學館不僅成為親子家庭讀書休閑的好去處,也成為外地游客的熱門打卡地。

近年來,南京市金陵圖書館實施推廣“跟圖書館員,讀‘紅色之城’”文旅融合志愿服務項目,圖書館館員、志愿者帶領青少年走進南京的文學地標和紅色景點,學唱紅色歌曲、了解紅色故事、誦讀紅色經典。金陵圖書館有關負責人說:“今年,志愿者陸續走進社區、景區、學校等場所,通過參觀講解、詩詞朗誦、講座分享等形式,引領廣大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紅色文化、熟悉文博場館,在實地體驗中學習與成長。”

據統計,全國現有公共圖書館3246個、文化館3516個、博物館6833個、鄉鎮(街道)文化站4萬余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7萬余個,這些場所正在成為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旅游生活的新空間。

與此同時,各地旅游服務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務場所紛紛融入非遺展示、藝術表演等文化服務,豐富游客體驗。走進福州市旅游集散服務中心,“清新福建”旅游體驗館、福建數字文旅體驗館等為游客構筑了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文旅服務綜合體;嶗山大河東游客服務中心南側設置嶗山文化展示中心,通過AI寫詩、虛擬武術、道樂演奏等多元體驗,展示嶗山文化魅力……

此外,全國各地村晚、廣場舞等活力四射,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清脆的鑼鼓敲起來,悅耳的歌曲唱起來,歡快的舞蹈跳起來……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持續開展“四季村晚”活動,一臺臺農民自編自導的村晚,展現了新農村人的幸福生活,表達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曬”出了鄉村文化和好物好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看,帶動當地的鄉村旅游發展。

如今,經過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旅游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明顯擴大,服務效能不斷增強,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未來,優質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將繼續為游客帶來更美好的出游體驗,也將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